“國六”階段發動機采用的技術路線較以往增多了不少,包括EGR+DOC+DPF+SCR、Hi-eSCR(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)和EGR+Hi-eSCR等等。
總得來說可以分為“EGR”和“非EGR”兩大類,EGR是“廢氣再循環”的簡稱,通俗來說就是把排放的尾氣,回收到氣缸再燃燒,從而降低排放。
曾經在“國五”階段有發動機廠商宣傳說采用“國六‘EGR+DPF’路線可以不燒尿素”,怎么真正到了“國六”又開始燒尿素了呢?
“國五”階段不燒尿素的技術路線和現在常用的“國六”EGR技術路線其實是不同的。它的完整組合是“EGR+DOC+DPF+POC”,這個路線就是抑制缸內氮氧化物產生,在排氣系統上安裝POC和DOC,降低顆粒物排放。解釋一下幾個名詞含義。
DPF:顆粒物捕集器。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,DPF安裝在排氣管上,其中的濾芯可以吸附過濾排氣中的顆粒物。但濾芯只能吸附顆粒物,并不能將他們完全解決,所以每3000公里左右,就需要清除這些顆粒物,這個過程就是“DPF再生”。
POC+DOC后處理系統
POC:顆粒物催化氧化器。它的功能是把顆粒物收集起來,再通過高溫尾氣把顆粒物燃燒掉,以達到降低排放顆粒物的目的,這個溫度一般在250℃到500℃之間。POC和DPF的原理類似,但POC在輕卡上用的比較多。
DOC:柴油機氧化催化器。一般以陶瓷或者金屬為催化劑載體,當尾氣通過催化劑時,其中的碳氫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會與尾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,生成水和二氧化碳。
到這里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,為什么走這個技術路線不用加尿素了,因為DOC中的碳氫化合物、一氧化碳等等代替了尿素,作為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。
這么來看,廠家的宣傳口號并沒有什么問題,但嚴格來說也談不上以誠相待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
背后有門道 用起來并不容易
這里有必要再說一下POC,柴油在燃燒產生的有害顆粒,可以分為有機可溶成份(縮寫為SOF)以及不可溶有機成份(ISF)。
而POC針對的就是SOF這也造成POC轉化效率低,所以在“國三”之后這種技術基本已經淘汰了。
嚴重堵塞的DPF
另外,DPF在行駛一定里程時必進行原地再生,這是需要卡友手動操作的,但卡友常常會忽視再生提醒,造成DPF堵塞。
這也就說明了,為什么不加尿素這種堪稱“神奇”的操作并沒有大規模推廣。很簡單,因為它效率低,比較麻煩,還落伍了。
加尿素更靠譜
相比之下,需要尿素參與反應的SCR其實更靠譜一點。
SCR是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,主要任務是將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還原為氮氣,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。這個過程一定需要尿素的參與。
所以往尿素罐里加水、或者往尿素里兌水,都達不到降低排放的目的,反而很容易造成噴嘴、管路、尿素泵等部位結晶堵塞,卡友還要多添一份修理費。
另外,因為SCR系統是與車載診斷系統OBD相關聯的,OBD有“限扭”功能,一旦發現車輛排放超標,就會自動限制發動機扭矩,卡友直接的感覺就是車給不上勁了,嚴重影響運營效率。